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洪水退去,五常大米怎么样了?总台记者实地探访

2023-08-28 16:17:5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提起五常,大家一定知道五常大米。在这里有514家生产企业、288家分装企业、1000多家合作社从事着大米生产。而8月初的一场洪灾,让这里100万亩稻田浸泡在了汪洋之下。

“五常大米被淹了”,引发网友们的极大关注,并迅速占领各相关新闻的评论区。

如今,洪水彻底退去了,五常大米到底怎么样了?我们决定走进正在灾后重建的五常寻找答案。

走进民乐朝鲜族乡振兴村,子弟兵们正在帮助村民对全村整体街道进行清淤消杀,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援助陆续进村,撤往安置点的村民们也开始返回,在家家户户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洪水浸泡过的水印。从房屋院落到耕地、农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经全市24个核查小组的全面排查,五常250万亩水稻的过水面积为100万亩左右,而这100万亩水稻‍‍从减产程度来看,大约减产40%到50%。

在振兴村,每一位村民都是五常大米的种植户。因此,在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的同时,大伙儿最关心的还是村里的合作社如何恢复生产。

村支书老于,也是村里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振兴村超过七成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如何尽快重启五常大米的生产成了老于眼下面临的重担。

合作社的恒温库里,抢出来的水稻有270吨,同时因洪水浸泡,也损失了60吨。再加上生产线全部暂停,让各类订单以及电商平台的货品出现了供应缺口。为了加紧恢复生产,老于把抢出来的水稻全部运往没有受灾的加工厂进行代加工,而村里的合作社,则组织尚有余力的农户,每户派出一人,把抢出来的、没被洪水浸泡的大米包装袋、包装盒进行清洁,还要跟得上水稻的加工出货速度。

日常的订单通过统筹得以正常交付,但地里面正在生长的水稻,相当一部分已经确定将因灾减产。各个乡镇在水退以后就开始了深入核灾,以便分类施策。由于灾后全市第一时间组织喷洒了叶面肥进行补救,振兴村里绝产的地块并没有老于最初预估的多,不少过水地块里的水稻,有了恢复的迹象。

为了恢复后续的农业生产,6285万元救灾资金正陆续下发,‍‍主要将投向育秧大棚、畜禽厂房的重建等方面。

对于已经绝收和面临不同程度减产的地块来说,保险公司也已根据核查结果,将赔付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一部分库存水稻的损失,加上地里的减产,让老于和同样受损的合作社不得不针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策略进行调整,优先保障订单客户与电商平台。

五常市振兴村党支部书记 于殿红:平时线上平台占我销售量的40%,集团采购占了我的30%、35%左右,还有宅配用户占了10%左右,剩下的20%左右就靠散户去拉走了。但是像这些散户今年可能就是供应不了了。

五常大米受灾,是否会影响全国的粮食安全?答案是否定的。数据显示,2022年,五常水稻产量达130万吨,而同年全国稻谷产量为20849万吨,五常的占比仅为0.6%。此外,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农情调度,由于雨水充足,东北地区未受灾的绝大部分地块长势好于上年,秋粮总体形势仍然平稳。(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梁丽娟 陈博 范湘颖)

视频请点击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6408162034449542792&t=169318324064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7AB295DC-BC24-4CE9-898B-2EABD15E7A25_714893096746&share_to=copy_ur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