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从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2023-08-07 22:40:45 来源:南方理论   编辑:孙晓帆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从横平竖直的汉字中、从孔孟老庄的思想中、从经史子集的典范中……我们不断领悟到,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品格的民族,中华文明是自成体系的文明。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在追求现代化的艰苦卓绝奋斗中,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就在于其植根于中华大地,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连贯一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相融相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智慧,化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不懈追求;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胸怀,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超大国土空间、超长历史纵深、超大人口规模、超大经济体量、超大国内市场;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举的思想旗帜是马克思主义,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文渊文脉流淌不息的文明古国,千年文脉赓续不止,多元民族和谐一体,多元宗教和平共处,语言风俗别具风采……这些特色决定了中国只能在中华大地上立足中国实际探寻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但它不是抛开中华文明的另起炉灶,而是在中华文明从蒙尘到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逐步开创、推进和拓展的;不是排斥西方文明的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也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不是飞来峰,而是中华文明的长河行进到了现代化的渡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