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红莲稻”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

2023-08-05 15:57: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孙晓帆   

中新社湖北罗田8月5日电 (记者 张芹)在中国,眼下正值水稻孕穗期,两位来自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的教授近日来到位于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的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交流耐高温新品种研发情况。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领军培育出的原创科研成果,也是国际公认的杂交水稻三大细胞质类型之一,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耐高温、抗病虫等特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累计种植红莲型杂交水稻面积已超过4.5亿亩。

2021年,武汉大学联合旁遮普大学在罗田县河铺镇建立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罗田基地。截至目前,基地种植该品种水稻近7000亩。

图为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罗田基地。中新社记者  张芹  摄

“红莲型杂交水稻耐热、耐干旱、质量高、抗病虫,特别适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植。”中巴红莲型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仁山介绍说,目前“红莲稻”已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家广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份额中,“红莲稻”占比最大。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教授阿西法克称,过去三年,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建基地、办会议以及人员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有力推动了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的种植和推广,新品种也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同时也预订了大量种子。

据朱仁山介绍,当前中心正致力于挖掘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耐高温、耐贫瘠、高直链淀粉、产量高等特点,开展生态测试和本土化研发,开发适宜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品种,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成果。(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