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

2023-08-03 10:37:4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杨蕊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冬):甘肃省博物馆(下称“甘博”)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全馆各类建筑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等各类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珍贵文化遗存。

甘博“镇馆之宝”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旅游标志物,也是古丝绸之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载体。多年来,铜奔马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打卡甘博,一睹其真容。去年,甘博以铜奔马为原型开发“马踏飞燕”系列文创产品,在保留文物原型特点的同时对产品进行卡通化处理,矫健优美、疾足奔驰的骏马变成了造型呆萌、咧嘴憨笑的“小绿马”,产品一上市就大受欢迎,瞬间成为甘博文创的销量冠军,几次卖到断货。从去年6月至今,“小绿马”已经售出了10万只。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_fororder_01

铜奔马(摄影 吕冬)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_fororder_02

鲵鱼纹彩陶瓶(摄影 吕冬)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_fororder_03

铜牦牛(摄影 吕冬)

甘博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在精品文物中找寻创意点并设计文创产品时,首先会选择游客比较熟知的、拥有较强文化背景的文物,游客在对这类文物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上会有更多的偏向,但同时创作团队也希望文创板块不单单对游客熟知的文物进行展现,更能展现出深藏在博物馆角落里其他有意思的文物,用创意的方式让它们出现在游客的视野里。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_fororder_04

游客们在文创中心选购商品。(摄影 吕冬)

今年,从“五一”假期起,兰州旅游便持续升温,甘肃省博物馆的游客接待量也明显增长,目前达到了历史接待量的峰值,展厅内游客接踵而至,文创中心更是“人气爆棚”。崔又心表示,目前馆内的文创产品主要受众群体是年轻人,创作团队希望能够通过创意突破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只有真正吸引到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崔又心告诉记者,以往博物馆、文物带给大家的印象似乎都是十分严肃稳重的,所以在推出“搞怪文物”产品时,有时会伴随着一些争议,但创作团队希望用更活泼、更俏皮、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来设计产品,所以就一定要有所突破,而有突破就会存在争议。崔又心直言,作为文化传播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争议,尊重多元观点,同时有质疑、有讨论恰恰证明了大众对文创产品和博物馆是有关注的,“有争议就奋起直追,然后继续向前。”

【简牍中国】甘博文创产业持续发力 让游客把更多文物“带回家”_fororder_05

从左到右:“小绿马”“鲵娃娃”“牛哞王”(摄影 吕冬)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绿马”火爆全网后,甘博没有停下文创产品的开发工作,今年陆续上市的以馆内经典展品铜牦牛为原型的“牛哞王”、以鲵鱼纹彩陶瓶为原型的“鲵娃娃”、以莫高窟第249窟飞天形象为设计灵感的“天外飞仙挂件”等新文创产品,也备受游客青睐。据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甘博的文创工作已经持续做了近20年,生产打样的产品已超过1000件,“小绿马”成功破圈,也是团队深耕文创产业、坚持守正创新的结果,“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在文创产业上的研发和投入,做到让游客不仅能在博物馆里看到文物,还能把文物‘带回家’”,班睿说道。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