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三星堆,何以生动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7-27 16:24: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26日下午,正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随着其发现和考古工作的展开,一幅早期古蜀文明的画卷逐渐展现,也生动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发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在《蜀道难》中的诗句,饱含着对“你从哪里来”的追问。

1927年,一位四川广汉农民在淘浚沟渠时发现玉石器,揭开了三星堆的神秘面纱。

1986年,三星堆发掘两个“祭祀坑”,出土了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等2000多件珍贵文物,古蜀文明的璀璨与神秘震惊世界,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2020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新出土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各类文物1.7万多件,极大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

△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青铜人头像。(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三星堆遗址的分布范围约12平方公里,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周初。核心区域是面积约3.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古城址,这里就是古蜀国在夏商时期的都城。

随着三星堆遗址不断“上新”,一个沉睡数千年的文明,渐渐醒来。

探寻: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柱状向外突出,双耳向两侧展开,面露神秘微笑,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里眼”“顺风耳”。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一件件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文物,让人惊叹于古蜀先民的浪漫想象力和非凡创造力,甚至引发了对“天外来客”的遐想。

从2013年起,三星堆两次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印证了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人像、金面具、金杖等又彰显出古蜀文明的异彩纷呈。

△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金面罩。(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文物无声,却见证并述说了中华文明早期的开放与交流、包容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他要求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随着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长江流域重要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局限于黄河流域,而是多元一体,恰似满天星斗。

新生:“火出圈”的三星堆

2021年,伴随着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三星堆文物电音“神曲”《我怎么这么好看》刷爆网络。

近年来,三星堆文化频频“火出圈”,让三星堆文物真正“活起来”。

考古发掘过程全程录像并进行网络直播,打造全国第一个开放式文物修复馆,运用虚拟技术将两件国宝级文物“合体”复原,利用动漫、电影、小说、网游等各种文化载体讲好三星堆故事,陆续推出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馆内,三星堆文物修复人员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三星堆文物,在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的文化碰撞中,抖落千年尘土,走入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即将开放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让游客实现古今对话,更生动地了解三星堆的文物与历史。依托三星堆遗址创建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将成为展现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地标。

目前,整个三星堆遗址区只发掘了千分之二。三星堆的主人是谁?古蜀文明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字?古蜀先民从何而来,古蜀国为何突然消亡?

在这里,还有更多的文明之谜等待破解。

视频请点击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item_id=423524640233297126&track_id=9BD9B38F-7A4F-43CE-BF4B-8590EA380A2A_712079579713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