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创新协同 京津冀发展共谋新篇章

2023-07-23 10:06:56 来源:央视网   编辑:孙晓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区如何深入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来看记者在京津冀地区的调研。

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刚刚完成中国空间站实验任务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等多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已经完成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加速。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的前瞻性项目已达208项,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在先进传感技术实验室,我们看到实施的8个世界一流传感器项目,产生了6家创业公司,创新加速效益初显。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国际创新城市前列,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2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7947.5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创新引擎。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别大,协同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或延伸,而是要将北京的创新“能力高度集中、能量广泛辐射”,天津和河北也给北京的产业提供了外在的发展机遇。一个“创新链—产业链”耦合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生长。

在距离北京100多公里外的天津滨海新区,北京天津两地的科研人员正在对轻质、高效的薄膜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批量产业化测试,其厚度和面密度仅为传统太阳电池的四分之一,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空间探测的需求。而这个由复合材料研制而成的卫星底座则刚刚完成一箭26星的飞天首创。北京研发、天津制造,助力产业落地进入快车道。

河北在已有的工业基础上重新定位升级,将北京的创新项目进行规模化落地。中国科学院研发,国际首套清洁无污染的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已经在张北并网发电,与风电、光伏、云计算联合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