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激活大科学装置的“人才红利”

2023-07-16 17:18:3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孙晓帆   

【微议人才】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自建成以来,有越来越多的顶尖科研团队相继入驻,并在这里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推动我国暗物质研究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锦屏地下实验室的实践再次证明,大科学装置是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人才富矿”。

所谓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既然是“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就像科研工作的“道路、桥梁、高铁”一样,是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设施,要向全球科研人员开放,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开展科学研究。

在社会生活领域,经济越发展,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在原始创新领域,当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越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交叉性、融合性日益增强,前沿科技工作就越需要先进的工具。

这是因为,大科学装置可创造更高能量、更大密度,或更高强度的极限研究条件。像高能物理、宇宙射线、暗物质、核天体物理、中微子等领域的前沿研究,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进入21世纪以来,物理学界取得的重大突破,证实中微子振荡、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发现引力波……都是基于大科学装置取得的。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曾形容,如果未来科技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魔盒,那大科学装置是开启它的钥匙。正因如此,大科学装置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吸引和凝聚高水平科学家的“人才富矿”。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前来开展合作研究,还能在装置的建设、使用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高水平技术工程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强大的人才集聚和培养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要依靠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当前,中国正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大科学装置接续问世。在关注大科学装置的设备性能之外,更要重视发展大科学装置的“人才富矿”属性,挖掘、激活大科学装置的“人才红利”,不断提高我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让更多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罗 旭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6日07版)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