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通讯:一粒娘惹粽里的文化融合

2023-06-22 20:29:21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崴   

新华社马来西亚马六甲6月22日电 通讯:一粒娘惹粽里的文化融合

新华社记者汪艺 程一恒 毛鹏飞

端午节期间,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鸡场街附近,一家粽子店里顾客络绎不绝。除了经典的咸肉粽,独具南洋风情的娘惹粽吸引了海内外的食客。

娘惹粽最先吸引人的特点在于其撞色的外观——亮丽的蓝色糯米配上晶莹的白色糯米,赏心悦目;趁热咬一口,先是糯米的粘软,随后鲜、咸、甜、辣的馅料给食客带来一场层次丰富的文化融合体验。

数百年前,早期的中国移民来到马六甲,与当地人通婚,其后代男性被称为峇峇,女性被称为娘惹。随着这一族群不断发展,峇峇娘惹在饮食、语言、服饰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文化。中国美食在南洋也焕发出全新光彩,娘惹粽就是其中的代表。

店老板陈姷莲对记者说,蓝色糯米是娘惹粽的一大亮点,要用当地的蝶豆花熬出天然色素来染色。馅料选用猪肉、香菇、小葱、蒜米等食材,用当地酱料调味,再加上冬瓜糖增添鲜甜的口感。“我们用的粽子叶来自中国安徽,糯米则是泰国产。”

身为马六甲娘惹后代,陈姷莲从小跟奶奶学习做娘惹糕点,经营这家粽子店已有20余年。端午节前,订单相比往常增加不少,顾客不仅有本地人、马来西亚各地来的游客,还有许多新加坡客户,有的甚至提前一星期订购。

从吉隆坡来马六甲旅游的戴爱菱和朋友一口气买了30粒娘惹粽。戴爱菱是慕名而来:“之前听朋友说,这里的粽子特别好吃。再加上娘惹文化源自马六甲,所以一定要买些回吉隆坡。”

“我用的食谱是奶奶传下来的,我们娘惹世世代代都是吃这个味道。”陈姷莲说。“希望以后也有更多中国游客来,品尝娘惹粽,体验娘惹文化。”

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颜泳和说,峇峇娘惹是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其文化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特色,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也是马来西亚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珍贵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讲究各美其美,尊重异国文化。中华文化积极融入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其包容性。峇峇娘惹文化既坚持中华文化传统,又适应马来西亚本地社会,是文明互鉴的成果,也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颜泳和说。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