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湾区三分钟|这个特别的“首单”为啥被围观?

2023-05-19 10:49: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5月16日,装载来自阿联酋6.5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马尔文”轮,经过26天的海上航行,终于到达深圳大鹏。

这些天然气将通过管道输往发电厂、城市燃气等用户,给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大湾区作为国际上重要的航道和航行目的地,船来船往并不稀奇,但这个消息却很快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因为这船货物是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

不少业内人士评价:这是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探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打造液化天然气交易多元化生态的有益实践。

这里说到了“交易多元化”。客观上来说,目前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还是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这给中国等进口国带来了不小的汇率风险。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少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我国关系深厚,双方生意往来也非常频繁。既然如此,双方为什么还要用第三方的货币来交易呢?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世界各地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

再说回这次交易本身:6.5万吨液化天然气,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去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是6344万吨,这次单笔进口量就超过去年全国全年的千分之一。尤其是在能源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进行这样大宗的交易,买卖双方都愿意用人民币来结算,不管是对我国还是对交易国,都是更加有安全保障的交易方式。

其实,不管是液化天然气,还是其他的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充分体现了国际上跟中国打交道的信心和信任。

我们总说“风浪越大鱼越贵”,在国际形势并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笔交易可以说是一次创新突破。它既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也反映了中国对金融市场开放的决心。可以说,这是“国际液化天然气采购”的一小步,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

(总台记者 周羽 刘帆 戴威 彭安若 郭翔宇)

视频请点击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37849753599382924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bbff56f1-56e5-449a-a300-92fe5e391965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