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巩固消费回暖好势头

2023-05-06 10:09:37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田双   

“史上最火‘五一’”收官,多项指标热度爆表。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超2.7亿人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通过数据对比看,轨迹更清晰: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同期的35.1%;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收入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和73.1%。到“五一”假期,这两项指标均超过2019年同期。

“五一”年年过,今年有不同。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个小长假,群众探亲访友、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等需求充分释放,生活服务业消费迎来井喷式增长。抢票难度堪比春运,景区门票提前售罄,餐厅排队持续火爆,“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今年的五一疯了吗”等相关话题霸榜。

消费加快回暖的背后,是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政策显效与市场力量的“同频共振”。各部门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部署了一系列工作,各地也在争相“放大招”,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提质增效,更好满足居民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互动表演“盛唐密盒”人气爆棚,淄博烧烤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跟着书本去旅行”成为亲子游新风潮……这个“五一”新体验、新场景、新业态层出不穷,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五一”假期消费火热,为全年经济恢复更添信心,也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好转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比去年会有明显改善和提升。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但相对投资而言,消费是一个慢变量,其完全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今年以来,消费“马车”跑出“加速度”,态势喜人。也要看到,过去几年被压抑的需求特别是接触型、出行类服务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需求释放后将逐渐回归常态。在消费领域的“四大金刚”中,餐饮消费虽加快恢复向好,但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信心还需增强。非制造业PMI相关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虽较上月继续下降,但仍连续12个月在50%以上。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趁热而上把消费回暖的态势巩固住,重在稳消费预期。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改善预期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稳预期重点在于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要进一步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稳消费,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换。要大力推动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恢复和发展,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同时,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五一”消费的强劲势头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政策持续显效,供需加快回暖,预期稳步改善,消费的更多“好戏”还在后头。( 作者:熊丽)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