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夯实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2023-04-16 11:09:14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进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到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并指出这里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振兴有特色,群众致富才有奔头。乡村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指导各地立足优势特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促进各类资源有序开发、持续利用。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460多亿元,扶持各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4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50个、农业产业强镇1309个。

各地做足特色文章,谋差异化发展,形成了诸如寿光蔬菜、盱眙龙虾、丹东草莓等区域特色农业。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也让更多农户在特色产业链上受益。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在特色资源挖掘、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带农增收作用方面有待提升。未来,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务求实效,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要对各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发展区域、主要品种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例如,针对西部、西南等特色资源丰富区域,我国就提出西部地区主要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节水型设施农业、戈壁农业、寒旱农业等特色农业,西南地区主要发展丘陵山地特色农业、高原绿色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要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才能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