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有约】用好“一山一水”,毛纳村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

2023-04-14 15:45:44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田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冬):水满乡毛纳村是海南五指山市首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西南部,全村共33户128人,全村林地面积约2500亩,耕地面积约180.34亩,茶叶种植面积约572亩。毛纳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植茶叶,基本上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山茶园,村民们去采摘茶青,然后卖给收茶的茶企,或者自己制成茶叶后销售。2021年,毛纳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万元,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7万元。

【中国有约】用好“一山一水”,毛纳村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_fororder_图片1

村民售卖的茶叶

【中国有约】用好“一山一水”,毛纳村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_fororder_图片2

村民们售卖的灵芝和茯苓等商品

毛纳村的茶园都在山上。在采访中,水满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冯斯福告诉记者,水满乡因为林地面积比较多,当地有句老话称水满乡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近些年,随着当地村民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林下的空间来发展大叶茶种植产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林中树木十分茂密,过于遮光的林下空间会影响到茶叶生长,透光比较好的地方,茶叶的长势会更喜人,而具体在什么样的地方种植茶叶,茶农们积极听取专家和村里老人分享的经验,选择半遮阴、透光性稍强的地方开展种植,实现生态产业化的转化。村里和茹手工茶坊业主王柏和、王菊茹夫妻比一般的村民更要忙碌一些。两人是村里唯一一户纯手工、无器械的手工制茶茶农,因为手工制茶相比机器制茶受限更多,产量不如机器制茶高,工艺也更加复杂,六七斤茶青只能产出一斤干茶。此前夫妻俩按照订单生产茶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毛纳村旅游、打卡,慕名而来点名要买他们家的茶叶。于是,夫妻俩制作的茶叶开始供不应求,原本的茶坊也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了把茶叶经营好,夫妻俩牵头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收购村民的茶青,又扩大了生产用房,建起了和茹手工茶坊二期项目,准备让茶叶生意更上一层楼,同时还能带动村里的农户务工,带动更多的村民手工制茶。

【中国有约】用好“一山一水”,毛纳村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_fororder_图片3

和茹手工茶坊的手工制茶(摄影 符园园)

村民王朦孟曾在深圳务工,后来响应村里号召返乡。他家是村里的脱贫户,现在除了采茶外,家里还经营着小卖部和小酒坊。记者走访时,王朦孟并不在家,我们见到了他的姐姐王秋婷。王秋婷说,弟弟是村里保障水质安全的安全员,正在山上作业。采访过程中,小卖部不少村民来来往往,生意看上去不错。王秋婷告诉记者,她自己酿制的酒,销售得很好,“山兰酒、糯米酒都已经卖完了,都是我自己做的。”

【中国有约】用好“一山一水”,毛纳村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_fororder_图片4

村民王秋婷、王朦孟姐弟经营的小卖部

依托好资源、好生态,利用 “一山一水” (一山指五指山,一水指水满河),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设目标,毛纳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黎族文化和热带风情为主题,在不拆房、不砍树、不占田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开展庭院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逐步探索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