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情牵两岸】“台二代”黄瓈莹:见证南京飞速发展 热心环保与公益

2023-04-08 21:0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田双   

【解说】“80后”台湾青年黄瓈莹的父亲,是早年间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潮,跨越海峡、扎根长三角创业的老台商。由于家族房地产事业接班需要,2012年,黄瓈莹辞去在泰国清迈山区当华语老师的工作来到南京,与父亲共同“操持家业”。

【解说】近日,中新社记者在南京江宁遇见“台二代”黄瓈莹时,她正忙着和客户介绍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的妙招。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运动服,竟是由旧塑料瓶等废弃垃圾制成。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这件衣服,你看这个吊牌,如果是有这种吊牌的,那它就是用可回收的东西制成的。很多人都会觉得,用回收的塑料瓶制成的衣服会不会舒适感不好?穿起来不舒服?不会,所以我们才把这个展示在这里。

平常我们回收的塑料瓶,会被洗干净变成片,之后会有这个颗粒,弄成颗粒,最后变成丝,最后卷成这样子,那这样子,最后就可以制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衣服。

【解说】早年间,黄瓈莹父亲来到南京创立了房地产公司,现在,黄瓈莹接班后,将目光转向环保和公益。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们开发了这个楼盘,目前我把它拨一块出来推广这种生活理念,爱护地球、爱护环保、爱自己。因为我们目前是开发的最后一期了,这一期结束之后,我们基本上就会以社会型企业(为转型方向)。顾名思义,我的企业大部分盈利,扣掉人事成本等,我大部分的盈利都投入到社会公益上。那社会公益主要是有两块,一块就是做环保,垃圾分类的推广,另外一块就是做低保户、无保户、感恩户的访视和关怀。

【解说】在南京生活的闲暇之余,黄瓈莹时常会约上三五好友,登山捡拾垃圾,访视和关怀困难人员。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现在我们就跟西善桥(街道)有一个项目,主要就是陪伴单亲、隔代教养的孩子。目前预计会是每个月两次,大概两三个小时去陪伴孩子。

【解说】黄瓈莹还在江宁横溪建设了一个农场,为大陆和台湾朋友提供亲近大自然的休憩之处。她也积极在这里策划亲子活动,做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们那个园区可以看到白鹭鸶、刺猬、野兔,春天到了的时候还有很多野果,我们都跟小孩说,你去“寻宝”。我们当时做了一个活动是两个“寻宝”,一个是捡垃圾,捡垃圾也是帮土地清理,再来就是“寻宝”,寻可以吃的野果的宝。

【解说】在南京生活十余年,黄瓈莹见证了南京的飞速发展。她表示,南京就像她的第二个家,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和谐亲切。

【同期】台湾青年 黄瓈莹

我其实非常喜欢南京,因为本身我就是一个喜欢有历史的城市(的人),(南京)一些著名的景点,有很多对台胞都非常友好,牛首山、大报恩寺,拿台胞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是免费的,我很多台湾朋友来,我都带他们去。我就常跟人家说,南京其实对我来说就像家一样,我其实每次(出差回来)只要到禄口机场或者到南京南站,我就觉得我到家了,在这边住十年其实是有感情的。

【解说】回顾在南京的时光,黄瓈莹表示,她很感恩这段经历,让她收获了成长。她也建议台湾青年,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不同的风景和人生。

张传明

视频请点击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9986399.shtml?qq-pf-to=pcqq.c2c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