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线调研:大山里的清泉

2023-03-22 11:21:47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编辑:田双   

大别山深处的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是一个平均海拔超过600米的小山村。过去,这里的居民饮用水一直饱受“水大则浑、水小则枯”的困扰。去年2月,老鸭村启动了供水保障整村推进工程。时隔一年,项目实施进展如何,老百姓饮用水都有哪些新变化?记者带您一起去看看。

春寒料峭的大别山,阴雨绵绵。记者来到老鸭村村民叶向册家中时,老叶正在准备午饭,拧开水龙头,清澈自来水喷涌而出,水压大、水质好、水量稳,聊起新通水的自来水,老叶是如数家珍。

原先的时候我们家就是自己从小山沟,弄个小管子引点水,下雨那个水太浑了,天干的时候就没水了,现在跟城里自来水是一样的,方便、卫生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老鸭村是岳西县最偏远的村之一,25个村民组分散于大大小小的山谷之中。尽管这里年平均降水量近1500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过去村民们都是利用“水窖”储水满足生活需要。至今,在老鸭村不少山坡上,还能看到过去村民用来蓄水“水窖”,而水源都是“靠天收”,水质水量都不稳定。

记者:像这么大的水池能供应几家呢?

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 党支部书记 熊寿青:一般的这个水池是供应两家。

记者:能保证吗?

熊寿青:不保证,不稳定,这个水池水大的时候就是浑水,干季节水小的时候就干枯了,就没水。

“水大则浑,水小则枯”,这是过去老鸭村生活用水的生动写照。如何让山区群众喝上更好水?去年年初,安徽各地落实“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对全省5市26个山区县(市、区)饮水安全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出全省共有20多万像老鸭村这样的山区群众,存在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并提出了以“提高水质、保障水量、运用方便”为目标的解决方案。当年一开春,老鸭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率先启动,铁庐冲供水点就是第一个实施并率先供水的项目。

它每年大概能提供有100万立方米水,这个工程现在下面有76户,269人,原来饮水困难,现在通过工程一建起来,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拦蓄山涧水,建设小水厂,记者在现场看到,虽说水厂规模小,但沉淀、消毒、净化、监测等制水程序一个都不少。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老鸭村投入省市县各级资金760万元,建成小型供水点5处,覆盖并以“长藤结瓜”的形式,延伸覆盖全村411户、1616名居民。

现在水每家每户的都到家了,很干净、很卫生,没想到用到这样好水。

我们现在对标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在淮河以南地区推进农村供水提升工程,在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全力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的质量,让群众喝上更有优质的水。

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rKQAu0KcNQehb3P91IUKsg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