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副刊 > 正文

点菜

2023-11-09 10:52:5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亲朋好友相聚,点上一桌美味佳肴,无须山珍海味,只求口舌生津,多年后想起,各种器官仍汹涌澎湃,啧嘴入迷,那便是刻入了骨髓里的记忆。在三河,美食如云,眼花缭乱,在饭店里点菜需要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早些年,我在政府里做过办公室主任,接待客人是重要工作,点菜更是重中之重,说大点关系到三河美食的名声,说小点关系到客人的满意度。刚开始,一直做不好,备受大家抱怨。一日,老主任给我指点迷津,说点餐要到厨房去点,见菜点菜,既新鲜又美味。以后,我就遵循教义,遇到餐食招待必下厨房。红的辣椒,紫的茄子,绿的白菜,白的萝卜,青的扁豆,黄的玉米,以及鸡鸭鹅雉、生猛河鲜、猪牛羊肉,色彩斑斓的食材,全在眼前。厨师还会根据所想要的菜肴和口味,随时调配食材,更改菜谱,比站在吧台前,看着配好的菜单,苦思冥想,不知道爽快多少倍。一道道菜肴飘着香味端上餐桌,色彩跳跃、光鲜亮丽,客人眼前一亮,挟入口中,味蕾跳动,食欲大增,赞不绝口。

点菜有学问。不光在三河,在传统美食中,常客大菜必须要有。三河有句俗话,无鸡鱼肉圆不成席。每桌菜总少不了这四样常客大菜,但又要灵活运用,变换多种吃法。比如春天里吃鸡,要红烧仔鸡,味美肉嫩;夏天里吃鸡,要红烧大公鸡,肉紧有嚼劲;秋天里吃鸡,要加入板栗或菱角红烧;冬天里吃鸡,则要清炖老母鸡,汤汁清澈鲜美,又有营养,符合冬藏养生。鱼、肉、圆,都是这样,根据季节变化和客人口味进行变换,能够点上一桌或蒸、或烧、或炖、或炒的菜,荤素搭配,色彩挑开,口味醇正,就是一桌好菜。

在三河,点上地方特色菜品才能让人留下记忆。确切地说,烟火味里出土菜,土菜实则是农家菜、大众菜,与高级宾馆里漂洋过海的西洋菜有本质区别。三河菜来自地道农家,有别具一格的乡土风味。米粉肉、米粉虾,风干鸡、腌麻鸭,韭菜蒸鸡蛋、小葱拌豆腐,梅干菜烧肉、老鹅面鱼汤,咸肉蒸黄鳝、干虾蒸香干,三河小炒、杂鱼汤锅,食材都来自当地,是地方特色。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诸如菱角菜、马齿苋、鸡头杆、南瓜头、山芋藤,都是高档酒店里难觅其踪的。吃腻了城里不土不洋菜的客人,到此就是寻它而来,惟有本土特色,方可让客人食之不忘,津津有味。

点菜是要尊重客人口味的。大千世界、东西南北、乡风民俗、麻辣生鲜,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客人,三河的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喜麻爱辣,吃酸入苦,点餐人则要尊其所好,保持总有两道菜让你喜欢。我有一位客人,既不信教,亦非回民,但他有个癖好,就是不吃猪油烧菜。每次接待点餐时,我就嘱咐厨师一定要烧两个不用猪油的菜。有次用餐,他上桌时像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对我说,糟了,忘记和你讲,烧两道不要猪油的菜。我笑着说,已经安排过了,指着两个菜说,那就是,你尽管放心吃。他听后为之惊讶,也为细心感动,双手抱拳相谢。

口味体现烹饪技艺,色彩则是点睛之笔。三河菜与徽菜同源,底色较重,大多黑不溜秋,点菜时,则要交待师傅注重色彩搭配,佐料适中。三河人聪明,他们会在茭白炒肉丝时放入几丝红椒,清炒马铃薯时放入青椒丝,在黄澄澄的老鹅汤里放入几条白色的面鱼或鲜嫩的豆腐,少不了一道翠绿盎然的青菜,在满桌的菜品中总会让佳肴色彩跳跃起来,首先让你感官愉悦,再让你味蕾大开。

在三河,点健康餐食已经成为时尚。如今由过去满桌的荤食转变为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上桌先来一碗开口酸辣汤,肉配梅干菜可以减少油荤,肉片山药木耳丝芹同炒,既营养也有色泽,杂色鱼里来点豆腐辅助,羊肉锅仔来些胡萝卜垫底,著名的炖鸡、酥鸭也先焯水去油,黄瓜青菜也不离餐桌,本地的白心山芋和玉米拼盘,精细中不乏粗粮待之。医厨同道,药食同源,暴饮暴食时,也给自己下了“解药”。

在三河,饕餮大餐,就如同在享受一部音乐大片,庄严壮丽,欢快轻松,高低起伏,光影交错,温柔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交相辉映,各种菜品完美平衡,对味蕾的刺激和抚慰交替出现,绝不让你吃腻而倒胃口。查鸿林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三步两拱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