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23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 > 正文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 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数字灌区项目初显成效

2023-08-14 22:02:26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宋娟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章沁园/文 周诚/图)8月14日上午,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安徽六安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惠及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65年来,淠史杭灌区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减灾防灾效益,为合肥、六安及沿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被灌区人民誉为“生命之源”“发展之源”“幸福之源”。

(横排头渠首枢纽)

全力保障生态安全,省内受益耕地面积1270万亩

据了解,淠史杭工程上引6座大型水库之水,下连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和21万座塘坝,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灌排体系,实现了灌区80%以上的自流灌溉,极大地改善了灌区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此外,淠史杭灌区受益范围安徽境内的耕地面积1270万亩,占全省1/6,正常年份粮食产量700多万吨,约占全省1/5、全国1/100,受益范围内的GDP约占全省1/3。

过去的65年里,淠史杭灌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开展水利设施提升改造。经历了特大干旱和洪水的考验,抗旱减灾效益达1600多亿元;加强水资源保护和优化配置,累计城乡生活供水100亿立方米,保障了六安、合肥及沿渠1400多万城乡人口饮水安全;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年均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塑造了山高水长、林茂草丰的优美生态;累计改善灌溉面积84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40万亩,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0.57和0.525,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3%,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

(罗管节制闸)

加快管理手段向信息化转变,“数字灌区”项目初显成效

据了解,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建设目标是实现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数字化,支撑"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全面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该项目投资1.08亿元,202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初显成效。

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目前实现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支撑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和阶段性动态供水方案的快速编制,可随时掌握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况,启动不同场景方案编制,优化蓄水、引水、提水的水源配置。

“数字灌区”开发了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在供水调度预案编制和实际调度过程中,进行数字化仿真推演,实现供水演进过程的可视化,提高供水调度方案科学性和调度过程的安全性。渠道防汛系统实现入渠洪水预报,可对渠道防汛调度过程进行数字化仿真推演,初步实现“四预”功能。

此外,灌区日常灌溉供水管理的数字化基本实现,水闸控制的自动化,工程运行可监控,提升灌区工程管理、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了灌区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开展了数字孪生工程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初步实现横排头、红石嘴渠首枢纽工程运行模拟仿真,提升了渠首工程管理智能化水平。肥西示范区建设探索了以县区管理的各供水单元数字化供用水管理模式。

(淠史杭灌区调度中心)

目前,淠史杭灌区已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名单,下一步将在目前建设基础上,按照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先行先试要求,继续补充监测感知等灌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加强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逐步提升灌区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