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青海湖畔——“半河清水半河鱼”

2022-10-09 14:21:5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双   

“唐队长,哈尔盖河出现断流,上万条湟鱼搁浅了!”今年6月的一天,海北州刚察县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唐育林接到牧民的电话。

唐育林一边在电话里详细了解断流位置和搁浅情况,一边招呼同事收拾救援工具,赶往出事地点。

到达现场时,周边的牧民群众已经行动起来,正用水桶、拖网、塑料布等工具,将困在浅滩的湟鱼运往深水区。“整个救援工作持续了10多个小时,3万多条湟鱼成功脱困!”唐育林说,“每年湟鱼洄游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生态恶化等原因,湟鱼数量锐减,一度濒临灭绝。

自1982年起,青海省正式封湖育鱼,开始对青海湖裸鲤资源进行保护。

成效如何?

在唐育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刚察县湟鱼家园,这是观赏湟鱼洄游的最佳地点,数以百万计的湟鱼成群结队溯河而上,当地人形象地将这个生态奇观描述为“半河清水半河鱼”。

“湟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崔恩慧解释,青海湖是咸水湖,每年5月至8月,湟鱼都会洄游到入湖的淡水河上游,孕育繁衍后代。

尽管记者来到湟鱼家园时,已经过了湟鱼洄游旺季,但河水中还有不少湟鱼,前来观鱼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湟鱼的生长速度很慢,一年长一两,十年才长一斤!封湖禁渔的同时,我们运用科学手段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管理。”崔恩慧介绍,湟鱼家园正是重要的一个增殖放流点。

“我从事湟鱼保护工作30个年头了,现在湟鱼越来越多。最新的数据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已超过10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0多倍!”唐育林告诉记者,最让他欣慰的是,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了:如今牧民骑马过河时都唯恐踩到河中的湟鱼,他们还自发组成巡护队,解救搁浅湟鱼;就连曾经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封湖后放下手中的渔网,也成为打击盗捕行为的一分子……

( 记者万玛加王雯静崔兴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