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蓄洪“大水缸”,生态“净化器”!这块生态湿地蓄洪区开建

2022-09-17 12:42:36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宋娟   

洪水来袭时,能当蓄洪“大水缸”,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平日里,能做生态“净化器”,成为巢湖岸边的生态风景线。9月16日,巢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在合肥开工建设。

合肥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董增林表示,该项目设计蓄洪库容1.09亿立方米,将新建进(退)洪闸。“过去人工破圩挖堤要7天到10天,而退水排洪时,要15天到1个月的时间。有了进(退)洪闸,进洪预计3天内蓄满,退洪大约9天,效率大大提高。”

南淝河穿合肥而过,是环巢湖入湖河流中治理难度最大、国考断面干支流最后一个水质全面达标的河流。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的生态湿地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合肥市水务局规划计划处处长陈妍彦说,项目新建湿地总进水闸,将引进的南淝河水通过湿地进行净化,再排进巢湖,每年约消减总磷27%、氨氮30%。

原本生活在生态湿地蓄洪区里的居民搬迁出去,群众既有安全感,也有幸福感。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施口社区党支部书记牛林说:“有了生态湿地,南淝河水更清了,蓝藻也少了,周边百姓称它是蓄洪‘大水缸’、生态‘净化器’。”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