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化屋非遗出“深闺”

2022-09-07 21:46:58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进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蜡染等成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彭艺是土生土长的化屋村人,自幼喜爱苗族传统文化的她,一直跟着家人学习,并苦心钻研,成为一名苗绣传承人。“一年多来,我不断拜访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各种展览展示,努力向外界推介化屋苗家蜡染刺绣。”她说,带着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坚信,传统的苗绣将续写更多时尚的故事,不仅要传承好苗绣,更要把民族手工产业做大做强,让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像苗绣花纹图案一样绽放精彩。

如今,苗绣在化屋焕发新“生机”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产业支撑。2021年,化屋苗绣车间实现销售苗绣产品160万元,带动60多名绣娘稳定增收。传统与时尚不断交织融合,化屋苗绣走出“深闺”,绣娘们用指尖绣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冀。(赵静)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