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进县城看发展】辽宁海城:产兴业旺人才聚 求强图变幸福城

2022-09-03 11:25:17 来源:央广网   编辑:刘珍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海城市勇立时代发展潮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一二三产提质升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

在辽宁海城西柳镇一家制衣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今冬最新款式的棉服。西柳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昌洪说,这批货物将通过组柜拼箱的方式出口至希腊。

高昌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西柳落地后,我们协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出口问题。

2020年,伴随辽宁西柳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西柳制造”销往105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市场交易额达到405亿元人民币。

西柳服装集团董事长陈彪:咱们当地的电商企业达六千多户,日均出单量万件以上的供应链企业达到10多家。2021年,带动就业3万多人。

海城的菱镁资源保有储量达26.4亿吨,占全国的61.8%。全市菱镁产业相关企业300多家,2021年产值达140.03亿。为了平衡“矿”与“绿”,海城走上了以“绿”兴矿之路。

近年来,海城市全力做精菱镁产业上游,持续加快菱镁产业迈向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

海城市某消防门业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婷娇:现在我们经过深加工后生产出的镁建材产品比生产普通的初级镁制品带来的附加值提高了一倍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城市还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目前,海城市拥有东北最大的工厂化蔬菜种苗生产基地,育苗面积100万平方米,年产量6亿株,产值4.8亿元。

海城市委书记高雪松: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坚持深化开放合作;全力优化自然生态,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不断完善社会生态,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