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粮大省湖北,眼下已有3980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建设,藏粮于地战略正扎实推进,夯实了粮食产能基础。
在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的高标准农田里,3000多亩水稻进入灌浆期。村民李光琴家原本有19亩田,随着当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她家分散的土地平整为集中的农田。
当阳市因地制宜,将平原地区的土地以10—20亩为一个单元进行平整连片,对于丘陵地区,则以5—8亩为一个单元进行平整,并对用电、灌溉排水以及机耕作业道路进行了全面布局。
而在湖北武汉,当地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每亩平均投资标准达到了3500元,同时还在高标准农田探索数字化建设。武汉市黄陂区设立了两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可以按时采集空气温湿度、降雨量以及土壤墒情、含盐量等数据,并通过云平台上传。村民可随时调取相关数据,并依此进行农业生产。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汤吉超:据统计,项目区内亩平(均)增产100公斤左右,可节本增效达500元左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