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困牛山上的决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2022-08-02 15:29:10 来源:新华社微信公号   编辑:杨蕊   

贵州省石阡县有一个地方

山势蜿蜒,绝壁陡峭

放牛至此

无需看管牛也走不出去

故名:困牛山

石阡县困牛山  李勇 摄

88年前

一支年轻的队伍

从困牛山上一跃而下集体跳崖

大部分人英勇牺牲

书写了红军长征中撼人心魄的壮举

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 刘勤兵 摄

建军节要来了

我们再忆起这段往事

1934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9000余人

从江西出发踏上长征先遣征途

红军遗留在石阡的战刀 吴剑 摄

其中,红18师52团

平均年龄不到20岁

但战斗力极强

反“围剿”屡立战功

部队行军过程中

屡作后卫阻击敌人

萧克将军称之为

“湘鄂赣久经战斗的部队”

困牛山虎井沟红军跳崖处  吴剑 摄

1934年10月

红六军团在石阡县

遭遇国民党军二十多个团

损失惨重

16日,红六军团从石阡南撤

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  杨坤 摄

为拖住敌人,掩护主力

52团调转方向

将敌人牵制在困牛山

逆向而行

把希望留给战友

视死如归

将危险引向自己

红军集体跳崖的困牛山虎井沟 李勇 摄

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 杨莉 摄

面对数倍于己汹涌而来的强敌

面对被敌人挟持在前充当人盾的百姓

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

红军砸烂武器

纵身跳下悬崖

当年17岁的陈世荣是52团司号员

跳崖后被藤条缠住幸存

他说,当时吹响军号

不是为冲锋

而是为牺牲

幸存红军陈世荣的军号 刘勤兵 摄

88年过去

每逢清明

当地群众都会前来祭拜烈士

记录着这段历史的陈列馆

人来人往

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

学生在“红军长征在石阡”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吴剑 摄

硝烟散尽,丰碑永存

困牛山上的决绝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民军队为人民

忠诚信仰重千钧

视频请点击

http://www.ahwang.cn/yaowen/20220802/2410480.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