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暖民心故事|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2022-06-26 18:28:14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刘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手机扫码、申请注册、填报资料……至今回想起来,已经是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流洞社区一家超市收银员的汪晨,依旧不敢相信,找工作可以如此简单便捷。

从上传求职简历到正式上班,也就短短一周时间。“得亏了‘社区诚聘’小程序,才让自己这么快就站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汪晨如是说。

22岁的汪晨,过去一直在嘉兴上班,应父母要求,今年4月份回到老家。偶然在小区公示栏上看到“三公里”就业圈的信息,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线上招聘平台主动联系到超市负责人刘勇,谁料仅一通电话的功夫,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已经在超市上班的汪晨(左)很快就进入到了收银员的角色。人民网 张俊摄

已经在超市上班的汪晨(左)很快就进入到了收银员的角色。人民网 张俊摄

“薪资4500元,一月四天的调休。小程序的精准岗位对接,也解了此前招不到合适人选的燃眉之急。”刘勇告诉记者,因为汪晨是家门口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吃苦耐劳,所以一来就给了副店长的待遇。

一个是登记求职信息,一个是发布招聘岗位,通过微信小程序,两人一拍即合。

广德市人社局于今天4月份正式启动“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以社区为中心,通过微信“社区诚聘小程序”,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双方架起24小时的沟通桥梁。

“目的就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简单一句话,广德市新杭镇流洞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应军道出了初衷。

截至目前,广德市“三公里”就业圈已覆盖21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561家注册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080个,个人用户530人、投递简历3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21人。这其中,汪晨和刘勇均是受益人。

流洞社区是广德市“三公里”就业圈的省级试点单位,因紧邻广德市经济开发区东区,拥有86家企业的用工优势,此前就确定了一村一品“人才流洞”的乡村振兴之路,旨在缓解企业招工难,帮助群众就业增收。

自今年3月15日以来,该社区累计摸排个体工商户222家,开发区企业86家,更新招聘岗位383个。此外,还摸排辖区灵活就业、登记失业、就业困难人员45人,登记求职人员106人。

今年年初,新杭镇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现场。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年初,新杭镇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现场。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稳就业推动稳民生、以稳民生助力稳幸福。

在广德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光智看来,“三公里”就业圈其实并非物理距离上的三公里,而是通过嫁接用工和求职双方的需求,一方面方便群众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减轻企业招聘成本,让辖区企业与社区居民零成本对接岗位信息。

其实在此之前,流洞社区固定每月18号举办一场线下招聘会,同时还会专门搭建招聘直播间,按需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自去年8月以来,仅每月一场的线下招聘就先后解决700多人在开发区就近就业。

新杭镇党委委员骆小虎告诉记者,作为线上线下招聘会的有力补充,“三公里”就业圈的省级试点落户流洞社区,也正是看中了前期一村一品的招聘基础。为了让“人才流洞”能真正流动起来,新杭镇人社所还下沉到社区,实打实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根据计划,下一步广德市将继续扩大“三公里”就业圈范围,到2025年,实现全市17个城市社区、17个城乡社区和103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三公里’就业圈,方便群众家门口就业,也方便企业厂门口招工,群众增收有门路,企业稳产有效益,道出的是寻常百姓和千家万企的心声。”应军如是说,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这不单是为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也为百姓日子增添更多烟火气。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